欢迎光临宏法在线官方网站!
全国人大代表陈宏斌:建立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长效保障机制
时间:2023-03-11 09:52:33   来源:农村监察   浏览量:

  热点对话

  全国两会期间,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、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。

  “双减”后课堂效率提高了

  北青报:您在盐城市第一小学工作多少年了?

  陈宏斌:我2001年分配至盐城市第一小学工作至今。2009年起,我先后担任盐城市实验小学综合部主任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信息中心主任,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。

  北青报:“双减”政策推出已一年有余,当下小学学生的学业现状如何?

  陈宏斌:和“双减”之前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
  首先,学生的校外培训的负担基本上是没有了。以我所在的当地盐城为例,通过我们教育主管部门严厉的管控和治理,现在文化类的课外辅导机构已经没有了。对孩子们来说,确实是减轻了负担。其次,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也减轻了,课堂的效率更高了。

  建议社会专业人才参与进来

  北青报:“双减”政策达成减负提质,目前还有哪些困难?

  陈宏斌:“双减”以后,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,每天在校最多可能接近10个小时,这就压减了教师参加科研、教研等活动的时间。为什么教师在校时间变长了?因为有了课后延时服务。

 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,教育部多次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专门部署,推动将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。

  我们学校也在极力地创造这样的环境。但是,毕竟专业性的人员还是不足,因为教授音、体、美、科技等课程的老师就那么多。所以这次我有一个建议——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,让社会专业人才也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当中来,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,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减轻“双减”给老师所带来的时间上的负担。

  北青报:您所在的学校是如何破解上述难题的?

  陈宏斌:我们一方面通过家长、社会的资源等寻找一些专业人员进校园参加课后延时服务。但是,这往往是一种情怀,流动性比较大,对延时服务的质量保证带来困难。

  我们学校也在加强教研活动,尤其是作业的教研,比如我们开发开展了一些长程作业,作业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围绕分数,更多的是要增加孩子的实践体验等,比如增加了科技类的小实验,拓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
  课后延时服务需有财力保障

  北青报:那您认为,如何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?

  陈宏斌:我认为,要建立财力保障机制。如果让相关的社会人员长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,需要有财力作为保障,根据他们的工作量,发放适当的劳动报酬,既是对他们认可,也是一种尊重。

  另外,人力保障机制也要跟上。高校教师、专业人才等参与延时服务,目前大多数都是以个人身份参与,原单位没有相应的支持机制。要让他们长期参与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,需要这些单位最好是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制度,认可他们的工作,支持他们的工作,并纳入考核范畴,从而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。文/本报记者  孟亚旭

0

推荐阅读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版权申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人员查询

版权所有:宏法在线
京ICP备2022017779号-2